在溫哥華生活&學習兩年,有個非常深刻的感想就是:彩妝品的中文翻譯實在是一踏糊塗害人不淺…
其實很多產品如果從英文名稱來看,就一下子開竅、不會被唬弄了!
例如說,粉餅這東西:
蜜粉餅、粉底餅和兩用粉餅,三個都時常被簡化的翻譯成粉餅,讓人搞不清楚到底用途是怎樣?為什麼粉餅一下子遮蓋力足夠當底妝、一下子又沒有遮蓋力只能吸油?
但如果用英文品名來看:
pressed powder, pressed setting powder=蜜粉餅=吸油用的!(粉底液、粉底霜、粉底乳、粉底膏裡面的油脂被蜜粉吸附後,粉底就比較不會脫落(脫妝)
pressed foundation, compact foundation=粉底餅=有遮蓋力,是粉底!
two way cake, wet/dry powder foundation=兩用粉餅=有遮蓋力,是粉底!比起單純的粉底餅更適合油性皮膚。
如此一來,有沒有覺得辨別方式更輕鬆了呢~?
總之、硬要說的話,可以把『粉餅』這個詞對應到英文的『pressed』(經過壓制而成為餅狀),所以你單說『粉餅』,我真的不會知道用途是什麼啊!
像英文的眼影就有分pressed eyeshadow(眼影餅)和loose eyeshadow(鬆粉狀的眼影),所以跟我說粉餅我真的會想問:是在說什麼東西?眼影餅、腮紅餅還是粉底餅、打亮餅、修容餅啊?他們都可以說是粉餅呀~只是用的粉不一樣而已呀XD
(但是的確在台灣,粉餅這個詞有點約定俗的只用在蜜粉餅、兩用粉餅和粉底餅上沒錯啦XDD)